|
|
|
 |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卫生科普 >> 健康讲堂 |
 |
|
远离手足口病 |
发布时间:2018/4/21 8:42:40 来源:商丘第四人民医院 点击:2658 |
一、什么是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病、多发病,多由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引起,典型症状是发热,伴手掌、脚掌斑丘疹或疱疹,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,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肺水肿等重症表现。传染源为患者和隐形感染者(已感染病毒,但无症状者),3岁以下幼儿普遍易感。传播途径为:消化道、呼吸道,密切接触:共有毛巾、手帕、水杯、玩具、碗筷、床上用品、衣物等。
二、手足口病患儿的识别
1、普通病例的识别
潜伏期平均3-5天,可伴发热,一般不超过38.5摄氏度,伴食欲不振、流涎、咳嗽、咽痛、全身不适等症状,发热1-2天后在口腔、手、脚和臀部出现散发丘疹或疱疹,口腔内疱疹特点为:分布于两腮部、咽喉壁、舌边、唇齿侧,很快形成溃疡。皮疹特点为“不痛、不痒、不结痂、不结疤”四不特征,病程约7~10天。
2、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
少数患儿(小于三岁者多见),病程进展快,在1—5天出现脑炎、脑膜炎、肺水肿症状,极少数患儿病情危重,可致死亡。具体临床表现如下:
(1)38.5摄氏度以上高烧持续大于2天
(2)发烧伴寒颤
(3)面色苍白或青紫
(4)呕吐或头痛
(5)呼吸浅快
(6)排除发烧哭闹等原因后的心率增快
(7)精神萎靡
(8)肢体抖动无力
(9)高血糖
如有以上任一种情况发生请及时就医,不要耽误病情。
三、家庭、个人和幼儿园的预防
1、家庭、个人预防
饭前便后,外出后要洗手,不要让孩子喝生水,少食生冷食物,养成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的习惯,不要接触患儿,奶瓶、奶嘴使用前充分清洗,不要去人群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场所,保持环境卫生,房间通风。
2、幼儿园、小学的防控
做好宣传工作,执行晨检制度,发现患儿及时就医,患儿痊愈后至少一周后方可入托。
通过以上介绍,希望您明白手足口病可防、可控可治不可怕,如您身边的孩子出现发热、疱疹等可疑症状,请及时去manbetx正网感染科就医。 |
|
|
|
|